【回顾五年】
站在新世纪起点的上海共青团
伟大的时代召唤火红的青春。五年来,伴随着城市前进的脚步,上海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勇开风气之先,以建设城市、服务社会的平凡实践,汇聚出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创新成为青年追求,公益成为青年时尚,当代上海青年展现出更加务实进取、更加开放包容的群体风貌,为城市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伟大的时代孕育火红的事业。五年来,在市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共青团不断丰富“示范群体建设”、“四为”等工作理念,明确提出“四三二一”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十项工作计划”,切实加强共青团凝聚力建设,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促进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弘扬社会新风体现新作为,服务青少年拓展新途径,团的建设推出新举措,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实现新突破,服务全国和海外交流形成新局面,团的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上海共青团在奋斗中走过了难忘的五年,流逝的是岁月,留下的是事业,永恒的是精神。要推动上海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理念先行,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始终坚持竭诚服务青年,必须始终坚持巩固基础、活跃基层,必须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想在长远】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
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揽上海共青团工作,认清发展目标、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把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不断推向深入。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积极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到发展上来,将发挥青年积极作用、解决青年突出问题、优化青年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现青年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促进。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牢固树立以青年为本的核心理念。要切实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始终把青年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始终把青年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始终把青年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基本评价标准。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按照党的要求推进团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履行三大职能,结合实际把各项职能具体化、项目化。要协调发挥四项作用,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发挥特色作用。要持续推进三个创新,反对因循守旧,克服固步自封。
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就要在实践中坚持和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要统筹青年工作各方面,把体现政治属性与承担社会职能结合起来,把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结合起来。要兼顾青年群体各类别,以更宽广的胸襟凝聚起更多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的年轻人。
【干在实处】
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
今后五年,要把建设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共青团作为工作主线,尚进取之举、兴务实之风、戒浮躁之气,坚持思想凝聚、事业凝聚、服务凝聚、组织凝聚并举,坚持活动、建设、服务并重,积极引领青年与城市同发展。
(一)推进思想凝聚,实现有效影响,引导青年构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力深化推优入党、选苗育苗工作,坚定广大青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以“今天我们怎样成长”为主题,进一步深化青少年人生发展导航活动,在多元的社会思想中唱响教育引导青年的主旋律。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青年。围绕建设和谐文化,深入开展上海青年志愿者行动和“爱心上海”青年公益主题行动,以青少年良好的风貌生动诠释城市新形象。
(二)推进事业凝聚,体现有效作为,组织青年在投身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建功成才
——组织青少年为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贡献力量。推进青春世博宣传行动、青春世博岗位建功行动、青春世博文明行动、青春世博志愿服务行动,让青春与世博同行。
——组织青年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作用。深入开展职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大中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发挥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青年人才大军。努力培育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青年创新型人才,大力加强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各界优秀青年各显其能、各尽其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推进服务凝聚,提供有效帮助,多为广大青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关注解决青年民生问题。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切实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深入开展困难帮扶工作,让同一片蓝天下的青少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维护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深化“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以“融汇浦江”计划为抓手,促进来沪青少年与城市和谐相融。
——着力增强服务青年的能力。建立健全青少年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大力推进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推进组织凝聚,扩大有效覆盖,团结带领广大青年高举团旗跟党走
——逐步完善“同心多层”的组织体系。加快形成党领导下以共青团为核心,以青联、学联、少先队为骨干,以团属青年社团为外围,以青年自组织为延伸的组织体系。
——切实加强团的基层基础建设。落实“党建带团建”,加强团内民主建设,加强团员教育管理,抓好全团带队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不断深化团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建设。以上海团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导航计划为抓手,加大对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等工作力量的培养力度。不断壮大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形成强大合力。
【走在前列】
探索国际大都市共青团事业发展新路
面对新形势,要直面挑战,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推动上海共青团事业走在全团的前列、发展的前列,引领当代上海青年走在社会的前列、时代的前列。
(一)不断优化组织构架体系。适当区分各层级团组织的职责定位,既上下协同,又各负其责。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完善团的工作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政府青年事务机构的探索,加大团内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力度。
(二)加快创新工作运行体系。进一步探索整体联动机制,实现组织的网格化运行。进一步完善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促进工作互动、信息互通和资源互享。进一步健全项目论证、实施和评价机制,发挥品牌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推动建立公共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上海青少年发展“十一五”规划》,逐步形成有机统一的政策体系。继续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形式,表达青少年利益诉求。探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促进青年政策公开透明。
(四)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政府青年项目的开发实施,不断优化和丰富惠及青少年的政府公共服务产品。加快培育和发展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推动形成市场化、开放性的竞争机制,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