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
加强党性修养是需要党员全面、高度的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而如何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是我党生命和发展的重大政治课题,更是党员在科学途径地引领下,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身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个过程。
在翻阅许多文本资料后,笔者发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意义以及如何针对党性修养六个方面分别提升的操作已经有大量的阐述,因此不想对已有的观点多加赘述。本着另辟蹊径的想法,笔者将视野重点落在“途径”一词,认为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途径可以从“认识自身,修补不足”、“动手实践,互相学习”、“融入集体,奉献团队”三个阶段加以浅述。而笔者相信,一个党员用心的投入到这三个阶段,其党性修养也就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加强了。
一、有的放矢,修补自身的“短板”
首先,要“我愿意”!
任何人都不会是一个完美的圆,必定有所擅长,有所不足。在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并愿意、清醒并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随后加以修补。当我们有意识的以党性修养为本、为根,自觉、自发地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努力的加以修补时,党性修养便在加强。
例如,许多青年的党员或许拥有比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素养,但是,也正因为生长在伟大祖国日益强盛的时期,无法真实地了解我们的党成立发展时所经历的艰难历程,无法十分准确地把握我们的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这就自然成为青年党员的“短板”。没有对历史使命深刻地认识,就无从谈深入地执行这一使命。这就需要我们这些青年党员自觉、自律、自主地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留下来的一些重要理论著作。当然,这些著作并不一定是单一的理论著作,还包括记录我党重大史实的文件、传记等一系列文字资料。青年党员完全可以追寻那久去的烽火流年,品味着其间的“真、善、美”。并在潜移默化中将老一辈优良的革命传统,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坚若磐石的为人民服务的信仰转化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在这个修补自身“短板”的过程中,每个人需要修补的方面可能不同,但所经历的途径必定是相同的。
其一,要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勇于承认。正所谓“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其二,便是静心、踏实地学习、修补的过程。现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常常让很多人无所适从,无法静心的学习,而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咨询庞大的网络也常常会让我们更专注于娱乐和消遣。但越是有诱惑,越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坚持信仰的时候。充分地了解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并加以坚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党员修养的历练与提高。甚至可以融会贯通,利用新形势下的网络资源来搜索和探寻更多的理论知识、政治时事,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最后,是在不断的修补中完善,让自己的短板比别人的长,逐步趋向合格甚至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
二、身体力行,互补自身的不足
其次,要“我努力”!
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并不是只靠阅读就能够达成的,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两个方面。因为,独立学习或许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却也因局限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之中,使自身视野的盲点常会产生一叶蔽目,不知泰山的情况。更何况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书本的阅读和学习没有跳脱一个人的空间,经验类、实践类、专业领域的提升是无法仅凭借一己之力提升的。这时,切身体验,与工作中的伙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便成为加强党性修养的第二条——也是更为深入的一条途径。
例如,作为青年的党员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分析教材、解读教材、随堂机智等一系列专业的业务知识。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最饱满的状态、最好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上?答案只有一个——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老教师有常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通过听课、反思、问询等等,青年党员教师可以很快地从老教师那汲取养分,然后将所学习的技能本领到岗位上实践、操作,通过身体力行的过程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宝贵财富。相对的,老教师也会在新形势下遇到各种问题,例如课件制作、电脑使用等。青年的党员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伸出援手,互帮互助,共同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上。
在这个亲身实践、互相弥补不足的过程中,每个岗位所要经历的内容或许不尽相同,但所经历的途径必定是相同的。
其一,要有一颗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以及一种尊师重道、适时而问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忙碌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时间、正确的老师,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二,学来的经验是人家的,如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呢?那就需要多实践、多反思,在实践中寻找疑问,在反思中开展新一轮的实践。如此循环往复,学他人所长,才能成为真正的业务好手。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学习与实践不断交替的过程,真正地掌握了第一线的能力与经验,党员才有资格在自己所战斗的岗位上,自信地说一句“为人民服务!”
三、群策群力,共建我们的“团队”
最后,要“我可以”。
学本领,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一己之利。我们永远都不能遗忘的是养我育我的祖国;永远都不能丢弃的是奋斗终身的信仰——为人民服务。或许,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日渐成长为懂理论、晓时事、有思想、能实践的岗位上的人才,但是,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的才与能奉献于工作的团队,甚至是整个社会。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巴山红叶——王瑛同志。这位当代的好干部,她有才、有能,但真正让我们敬仰、传诵的是她的德。她把自己的工作看做崇尚的事业,无悔付出;她把人民的疾苦看做天大的责任,一力承担;她把国家赋予的权利看做无比的信任,谨之慎之。违法乱纪的人憎她、恨她,却也深深地畏惧她;遵纪守法的商人尊她、敬她,更是深深地信任她;憨厚老实的农牧民知她、爱她,最是深深地怀念她。这样一位将自己的才能奉献给岗位、奉献给社会、奉献给祖国的共产党员,是真正的具备了党性修养的优秀共产党员。而这样的好党员,我们听到的、学到的实在是太多了。
在这个群策群力,勇于付出的过程中,或许每个人的职业、地位有所不同,但所经历的途径必定是相同的,那就是一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一颗无私无畏的心!
这里,再也说不出其一、其二的条款,再也说不出这样、那样的方式。国家培育了我们,百姓信任着我们,忠义指引着我们,党员的作风、党员的纪律便不是条文或者规章能够写清楚的。那条文、那规章只是一种期望,期望着我们用心、用情,愿学习,肯努力,直至可以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从书本到实践,从个人到集体,从努力的学习到用心的投入,提升党性修养的途径可谓是很多,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便是如此。却也有不尽然的地方,那就是:能决定我是否走向罗马的,只有“我自己”!当“我愿意”,“我去努力”,便成就了“我的可以”,这或许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