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学数学
——记11月12日数学教研活动
2008年11月12日,来自师专附小的文玲玲老师亲临海华小学,执教了一堂“从毫升到升”的数学探究课。
海华小学三1班的同学们一走进多功能教室,就被他们桌面上五花八门的瓶瓶罐罐吸引了。原来啊,文老师先让孩子们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饮料包装,了解“净含量”的概念,接下来的整节课,她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毫升”的概念。从用针筒抽一毫升的水到五毫升,再小组合作,在量杯里灌二百毫升的水,最后将五个小组的二百毫升水收集在一个大量杯内,从而引出一升等于一千毫升的概念。课上,文老师时不时让学生动手来“做数学”,这一打破原有数学教学模式的方法颇受听课老师的好评,也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事实说明,听过会忘,看过记得住,做过才学会。因此,学习数学应突出学生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做把要学习的知识发现式的创造出来。整堂课,在文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合作探究、共享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参加教研的老师在听了文老师的这堂课后,都深有体会:数学学习不仅应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它是儿童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同时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的主动实践活动,是集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体验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