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  星期
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正文

愿爱满枝头

发布日期:2005-12-30 02:50:00    发布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我们的教育前辈毛蓓蕾老师的教育名言。走上教育岗位我,就把毛蓓蕾老师作为自己学习的典范。人们常说,教育是一份爱的事业,就要像毛蓓蕾老师那样,深爱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就要像毛蓓蕾老师那样,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就要像毛蓓蕾不仅传授给孩子们文化基础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品德。

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 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只要我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教育每一个孩子,同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么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雕琢的。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教师是爱,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好。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鲜活的个体。“世界上不可能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关注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一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关注 学生的意志品质。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差的;长得漂亮的、不顺眼的;男生、女生;讨人喜欢的、甚至与自己“过不去的”……教师应 超越自我,改变简单划一的教学,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点拨、开启心智。只有这样,每一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感而发 ,触动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要把每一位学生关注在“眼”里,关注在“心”里。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付出真情,必有真情的回报 。毕竟,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从“心”关注学生就是要用真情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关注的热切期盼下,如沐春风,爱老师、爱 学习、爱生活、爱奋斗……   教师应开动脑筋,创设和谐宽松的情境,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充满感情色彩的活动表现出来。给每一位学生以真情,唤醒学 生的真心,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图书馆作为一个素质教育的基地,它同样承载着教育人的任务。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引导学生 尽可能多读书。多读书的过程中,把一时的读书兴趣转化为读书习惯,才能在一生中自觉读书,充实精神生活,得以于终身享用的精神财 富。不要顾虑学生不懂得读书方法,方法是可以学习的。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在读书中掌握读书方法。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读书方 法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读在帮助学生选择书籍上,既要保证学生读自己所喜欢的书,又要保证学生读好书。其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读书 方法指导,使学生在多读书中逐步学会读书。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走进图书馆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他们别提有多兴奋了,流连往返于书架与座位间。这些行为可以认为 他们不会看书,也可以认为他们对书产生极大的兴趣,如果做长辈的——父母或老师能稍加指导,那就不一样了。

记得工作中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在父亲的引领下走进了图书馆,小女孩多么高兴啊,她看着排满的书架上那五颜六色封 面的书本,看着自己手中“采”得满满的书本,看着同龄人一起坐在那儿看书,尽只顾着看别人了,而把自己看书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去了,虽然父亲在旁督促了好几次,然而对于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的小姑娘,她的注意力涣散了,她的注意力被吸引在无数的新奇上了,她 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于自己手中那一大萝书本,这位没有耐心的父亲在旁提醒了几次后,在陪同女儿坐了 20 分钟左右,再也没有了耐心,于是就匆匆地带着女儿走了,并扬言说:“以后我再也不带你来了。”就这样图书馆真的再也没有看到这对 父女的出现。

同样,在工作中我还碰到这样一个小男孩:一个很愿意提问,很愿意问长问短的小男孩在父亲的携手下走进了图书馆,他一走进图书馆就 把小朋友看的书都问了个遍,虽然父亲几次提醒他要轻点,别影响别人看书,然而他仍旧我行我素,然后才走到早已被人翻乱的书架上,又捣鼓起来了,终于,他找到了一本封面漂亮的《老师也色拉》小开本的书,翻也不翻,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坐位上去,打开书一看。 哇,那么多字,没有一个字上有拼音。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图画,他重又返回书架继续寻找。作为图书馆管理员的我,马上上前指示他去属于他看书的书架上找,可是他在那里捣鼓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本,于是又返回那些他认为漂亮的书架……作为图书馆管理员的我读懂了学生脸上的小问好,于是我随手从刚买来的新书堆里拿了一本有拼音的书,并走到他面前悄悄地告诉他:“这本书是我刚买来的新的,别人都没看过,给你看,可别弄坏了。”……就这样他高高兴兴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继续看书了。可看了没多久,他又跑到我的身边来了,“ 这本书是从哪儿买的?”于是我告诉了他。他如愿以偿后,继续回位看书。又看了没多久又跑来了,“这本书是多少钱,很好看的,我叫爸爸也给我去买一本。” ……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看到,作为老师,作为父母应该不断地创设孩子良好的兴趣, 耐心的引领,细心的呵护,作为图书馆老师更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去学会学习,用“心”去点亮每一个孩子,一个个星星点点的心愿,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培养,相信学生会很快养成良好的读书兴趣的,帮助学生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爱是根,爱生是树杆,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会辛勤劳动, 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满腔热情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更有信心地去教育学生,愿爱满枝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