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  星期
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正文

小眼看卢湾

发布日期:2006-03-21 09:42:00    发布者:

卢湾虽不大,但在我心中却足够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潮如涌的繁华街道,夺人眼球的世界品牌早已遍布在卢湾这片黄金土地上,很庆幸能工作在卢湾,每天都能呼吸到这片热土上的现代气息,也算是有福之人。在卢湾工作十几年,看着眼前的臭水浜 逐渐填平,看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看着各类学校大楼的不断翻新,心中的那份骄傲无言以表。朝五晚六的工作使我无缘全面领略卢湾 的博大精髓,但亲眼目睹的楼房变化却让我从中对卢湾精神感动震撼。“卢湾精神”是一个政策,一个思想,也是一种朝气,一股活力。 匆忙之中,不敢断言“精神”所在,生怕亵渎它的神圣。重温一遍《新世纪教师素养》,认清自己的工作重点所在,这也许就是我对“卢 湾精神”的片面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了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奏和谐乐章。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的。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要点:从人际关系来说,应该是平等的、朋 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 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

只有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人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主体的 独特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从而理解、尊重学生、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学生 观。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 教育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口号人人会喊,但要落实在行动上却非易事。“卢湾精神”到底是什么?作为教师,我想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为人师表、认真学习、积极 向上,当文明、诚信、宽容、友善齐聚而来的时候,我们也具备了“卢湾精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