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育工作者曾说过:视觉中没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作为教育者,或许你有着渊博的知识,有着聪慧的头脑,有着敏锐的反应,但是,如果你的眼中没有学生,那只能称之为演讲者,如果你的眼中没有学生的细节,你永远不能称之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因为你根本没有看到学生的疑惑,如何得解;你没有看到学生需要的道义,如何传授;你没有看到学生的细节,如何让学生理解与接受。
面对学困生,我曾经很武断地认为他们全都不用功,直到我遇到小L同学,和她接触,与她交流,我才真正地意识到我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当小L一年级的时候,我任教过他们班,如今时隔一年,我又再次走进了他们的班级。当我看到小L扭曲的字迹,试卷上数不清的叉时,我很生气,也觉得很头疼。出于教师的下意识反应,我开始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去注意她,然而,时间越长,却越来越发现她不是我想象中的学困生模样。她每次上课时,几乎不怎么走神,每次当我转头去看她的时候,总能发现她正睁大眼睛看着我,看着黑板。每次看到糟糕的分数,她总是很懊恼地用小手抓着自己的头发,不敢抬眼看老师。这样的孩子,说她不用功,我自己也觉得不公平。
渐渐地,我发现,小L同学在学习能力上和其他孩子相比,的确有一些差距,她的反应比较慢,她的记忆里也不是很好,有时今天记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了,在加上内敛胆小的性格,于是很多事情都落在了别人后面。又上课了,我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些学生嘴里还喊着“我”“我”,我把目光转向了小L,她的眉头皱着,眼睛却看着我,大概还在想怎么回答,我也看着她,微笑着用目光告诉她:老师期待着你的回答,老师在等你回答。一会而,她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只高出桌面一点点,我马上请她回答,她答对了,我马上大大地称赞了她一番,她非常高兴,手举得一次比一次高。从那以后,每次提问题,我总要多留几秒钟时间,用我的眼神告诉她:你能行。渐渐地,她上课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脸上的自信也越来越多。
每一次,当她的字迹有所进步,我就会在作业批日期的地方,加上一个大大的笑脸符号,并写上一句表扬鼓励的话。当她又粗心的时候,笑脸的嘴巴就会朝下弯,提醒她马上改正。小小的笑脸成了我们之间的小秘密,一天天过去了,小L本子上的笑脸越来越多,字迹也越来越端正了。
如今,虽然小L 的成绩依然不是很好,但是她每天上课、下课、看到我的时候总是很高兴,这也许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点点滴滴总关情”,爱学生就应该从细节做起!对我们来说,有些事,也许只是举手之劳,抬眼之累,却能慢慢地渗入学生的心灵,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影响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