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爱与责任
因为书法自身的美学价值,决定了实施美育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教育家郭沫若曾明确提到:书法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新力有巨大作用,还可通过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的熏陶和感染,对増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以为这应该是我的责任,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方面的教育尝试:
1、通过系统的笔字训练,使学生有写好字的能力。
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真掌握基本的运笔方法,认识笔画的弹性,节奏,力感,能用中锋,藏锋,回锋等笔法写出具有美感的笔画。要求他们“读写字,写好字”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力与表达力。从而提高书写能力。
2、 通过书法史的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书法内涵。
在五年级写字教学时,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适当增加观摩名家书法作品,讲解一些名家小故事,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鉴赏作品时 ,注重‘知人认世“的方法,古人云:慕其人遂重其书。在教学中,具体的美较易被学生接受,而抽象的美则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如对 《兰亭序》的欣赏,虽然学生知道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但仍旧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对王羲之有个整体的了解,知道他出身名门,放浪形骸,风神潇洒,清贵有鉴才的特点。同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书写《兰亭序》时的环境,对学生理解《 兰亭序》有所帮助。
3.通过对优秀书家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好的书品要有好的人品,美的字须有美的心灵的道理。
俗话说:字如其人。王 羲之之所以能写出有美好意境的作品。主要是他胸怀虚静,心存丘壑,表里澄澈,一片空明。他自己曾说:“从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加之他深厚的书法功力,自然五合交臻,翰逸神飞。学习颜真卿书法,就要了解他为官清廉,直言敢谏,忠正刚直的品行。没有他端正 的人品,就没有他大气势磅礴的书品。柳公权曾有“心正则笔正”的笔谏美谈。柳字风骨铮铮的风格正如柳公权其人。相反,蔡京的书法 水平不低,但为人奸诈,被世人所鄙弃,其书虽有传但无人追随。在高年级写字教学中融入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很爱听也进一步提高了他 们对写字课的兴趣。在教学中逐步将学生培养成心端字正,心美字秀的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