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  星期
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正文

“师爱”是教育的原动力

发布日期:2007-06-22 08:55:00    发布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天底下的太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爱的教育。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隋”。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诚然,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例如:四(一)班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小羽,她是一个又乖又可爱的学生,但是由于她的身体素质比较弱,所以她的体育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我特意给她布置了回家作业和订下了目标,让她从比较容易拿到好成绩的项目开始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我对她进行了测验,果然她的成绩提高了很多,然后在告诉她如何解决其他项目成绩提高的方法,并告诉她要提高体育成绩是需要付出许多汗水的,对她进行鼓励。现在她的体育成绩由原来的及格边缘到了良好,她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要真诚,以自己的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一种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记得我教五年级(5)班。我们班上有一个特殊学生“小龙”,他在班中竟显得那样的突出与不协调。反应慢,体育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因此受到同学的冷落。有一次上课,我要求同学们做准备活动,全班只有小芳没有做,而且还在故意影响同学们,我严肃地问道:“你做什么呀,自己不认真还要影响其他学生”,他却对者我和同学们做怪腔,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起来,我有些来气了,让他站在边上好好反省一下。过了一会我再去找他谈话,他好象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马上开始向我保证以后不这样了,我就让他回到队伍中去上课了,但是一会儿他在别人进行跑步测验时在半路突然跑出来拦住同学们的奔跑路线,差一点出伤害事故。这下我的火气一下子给他吊了起来,冲上去一把把他拉到身边,严肃的告诉他下课到我的办公室里来。通过下课后和他的沟通和了解,我发现他是故意在让同学们注意他。以后上课时我就对他的表现格外注意,尽量对他进行冷处理,到下课后在找他谈心教育,这样他就漫漫的在改变,同时他有好的表现时就马上在全班表扬他,渐渐的他在转变。爱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断地挖掘,好似泉涌。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转化“问题生”。“闪光点”即优点、长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问题生”绝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只要细心观察,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告状、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孔子说“有教无类”,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可以教好的。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为自己的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