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1 日下午,一场校园安全教育校本培训活动在海华小学室内体育馆拉开序幕。学校荣幸邀请到上海市黄浦区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俞东主任,俞主任从一名语文老师到德育教导岗位,再到未保中心主任,几十年都在和学生,家长,学校打交道。俞老师在校园安全、学生危机事件处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为老师们精心准备了一堂《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主题讲座。
首先俞东主任从“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他谆谆告诫大家作为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细心,耐心与宽容心的同时,要严格做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保障学校的工作秩序,也保障教师的工作行为,更保障学生的行为举止的安全。教师要用制度去教育教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这是安全教育的第一步。学校安全员也应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检修和维护,从最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在学生层面,俞老师特别提出,在日常教育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学生懂感恩,会感恩,才能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关系是化解一切矛盾的基础。
第二环节,俞老师结合当下上海市全力推进的全员导师制工作,向大家解读了做一名称职的导师,因具备的条件:首先须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以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其次要懂得教育规律,这是导师最关键的业务素质。第三,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会倾听会表达,才能深入沟通,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第四,必须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第五,应具有慈母般的宽容能力。第六,要注重自身的语言和仪表。
第三环节,俞老师带领大家回溯多起真实且典型的案例,抽丝剥茧复盘事件全貌,巧用设问激发教师深度思考:置身其中,自身该如何抉择?处置流程的亮点与短板何在?培训中,他着重强调面对突发状况时教师的规范处理流程,并倾囊相授教师如何练就敏锐“嗅觉”捕捉潜在风险,怎样强化自身言行与师德师风建设,面对突发与特殊问题时如何冷静研判、柔性化解,以及在未成年人保护舞台上如何担当关键角色。这场培训,于老师们而言,不只是知识技能的补给站,更是心灵触动的升华之旅,让大家真切领悟到学生安全无小事,点滴疏忽皆可能酿成大祸。
本次培训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干活满满。这一次培训犹如坚实基石,持续深耕校园安全管理,不断优化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强化家校社协同联动,让安全之光洒满校园每一寸土地,护佑孩子们茁壮成长。